贵州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召开春运形势分析会议
而供应端已经远远大超预期。
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,2月19日-2月25日,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,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6749.5万吨,环比增长0.56%;全国高速公路货车累计通行3287.2万辆,环比增长109.68%。航运分指数为51.15%,环比下降0.90个百分点,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电煤航运价格继续增加,增幅有所收窄。
本周,主产地多数国有大矿保持正常生产,民营煤矿陆续复工复产,整体煤炭供应水平稳步回升。综上分析,建议:一是做好重要会议期间能源电力保供工作,结合自身发电计划、耗煤情况、库存等因素,确保库存水平应始终保持安全线以上。本期,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051元/吨,较上期小幅上涨2元/吨,环比增长0.2%。其中,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.3%,比上年下降0.7个百分点。其中,生产原煤47.1亿吨,增长3.4%;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7.2亿吨标准煤,比上年增长5.7%。
库存分指数为50.81%,环比上升0.58个百分点,连续2期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电煤库存量继续增加,增幅有所扩大。同时我国中东部地区再迎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,拉动降温负荷增加,将对电煤日耗产生一定影响,但影响程度不及冬季。其次,钢铁、建材和化工等非电用煤需求步入下降通道。
部分用户采购现货转向内贸,但由于终端实际需求实在太差,无法撼动市场供大于求形势,后期煤价下行为主。首先,煤炭市场供给已由紧张转向宽松。加之非电行业需求难有提振,市场煤炭价格短期仍偏悲观。贸易商情绪很差,报价稳中偏弱为主,市场实际成交不活跃。
造成目前市场形势主要有以下原因。在这种供强需弱的大背景下,市场煤价大概率偏弱运行。
传统淡季背景下,采购积极性难以启动,行情改善并不明显,市场看空情绪依旧浓厚,市场煤报价仍有下调空间。化工需求相对较好,但采购有限,难以弥补钢铁、建材行业消耗的减量。进入四月份,电煤消费淡季特征更加明显,耗煤需求环比继续走弱。预计五月中下旬,煤炭市场将迎来转机,煤价有望触底反弹。
受房地产市场下滑拖累,钢铁市场弱势下行,水泥市场需求大幅萎缩,给煤炭市场带来下行压力。在一季度,国内煤炭产量略降的情况下,环渤海港口库存仍保持在中位偏高水平,主力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始终保持在高位,大大缓解了存煤紧张矛盾。受铁路集中检修、封航、拉运需求一般等因素影响,北方港口进出作业效率双降,整体库存小幅回落,环渤海港口库存保持在2150万吨左右。少部分贸易商受成本影响,叠加认为清明节过后,需求有释放,煤价能止跌反弹,因此,不愿低价出货。
再次,水电等替代能源恢复,火电压力减轻。很多贸易商基于后市预期悲观,囤货意愿偏低,基本采取背靠背方式谨慎发运。
随着供暖季的结束,电煤需求将加速回落,非电行业对煤炭的采购也将保持谨慎态度。但随着气温回升,日耗小幅回落,电厂拉运减少,整体需求仍然偏少,价格支撑不足。
阶段性补空单需求早已结束,电厂、水泥企业需求持续低迷,冶金、化工行业零散补库;短期内,市场需求乏力、港口煤价还有继续下调空间,港口煤价或将跌破800元/吨关口,向长协价格进发。产地方面,坑口煤价稳中小幅调整,近期冶金、化工等行业采购需求尚可,部分优质性价比高的煤种销售良好,价格稳中小幅上涨,但受港口降价影响,站台发运倒挂,贸易商观望情绪增加,整体需求有限;部分煤矿出货一般,库存承压。大部分贸易商对未来一个月的市场持悲观预期,报价持续走低,而终端有少许释放,但纷纷以压价询货为主,成交僵持。港口市场依旧弱势,报价继续在下滑,小刀割肉中,成交重心不断下移。终端采购市场煤需求也难有增加,短期煤炭价格不具备上涨条件;若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回落的话,煤价有可能在四月中旬歇歇脚,但总体趋势依然向下。尽管大秦线进入春季检修期,但在需求无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,环渤海港口调入、调出双双减少,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。
大秦线检修开始后,港口市场依旧弱势,沿海地区用户询盘采购的积极性不高,需求整体偏疲软。终端电厂负荷在50%左右,多数终端电厂库存依旧处于偏高水平,在现有库存及长协支撑下,市场煤仅维持刚需采购。
目前,正处于用煤淡季,沿海电厂日耗持续回落,且整体库存处于偏高水平,北上拉运意愿不足。煤炭市场低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,一方面,淡季市场供需偏宽松,煤炭价格暂时不具备上涨条件。
整体来看,电煤需求淡季,非电水泥行业开工率较低,化工维持刚需。但政策利好的释放和经济回升的预期也不容忽视,可能会给将来的市场带来新契机,此外,港口可流通现货尤其是优质资源仍旧偏紧。
告别金三,步入银四,但利好因素太少,利空因素进一步显现,部分负债过高的省市基建缓建停建,非电行业采购需求或难以大量释放;而水电等新能源对火电的替代作用亦将不断增强,电煤消费淡季特征将进一步明显。近年来,实施煤炭保供,优质产能加快释放,叠加进口煤超常规增长,社会库存偏高等。另一方面,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,进口煤采购成本仍旧偏高,进口商操作空间有限,到岸价较内煤价格无优势。同时,经济仍处于恢复期,工业用电增幅有限,带给发电端压力很小;而仅有的增量完全可以依靠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补充不足,火电出力空间收窄
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指出,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结构,可以满足一个经济体的所有能源需求。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(IGCC)方面,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日本和美国等国家正在投资煤气化,以减少天然气进口并生产氢气和氨等商品。
作为气候变化论坛的谈判和积极参与者,我们支持减少排放的全球运动。在混烧生物质方面,中国、韩国、日本等亚洲国家率先实施了这项技术,在减少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。
这种动态的、多元的能源结构,不依赖于单一能源,确保了能源安全。我很认同IPCC的观点。
在碳捕集和碳封存(CCS)方面,加拿大边界大坝发电站自2014年开始运营以来,成功捕获并封存了超过450万吨的二氧化碳。高速的经济增长往往会伴随着高碳排放,而欧美国家已经走过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进程。2022年2月之后,以德国、意大利、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进口天然气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,一度引发能源危机,导致欧洲国家在国际市场争夺有限的供应,液化天然气价格随之飙升。我认为对于煤炭消费和生产国而言,相对于挑战,目前面临的机遇要更多一些。
标普全球大宗商品 (S&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)机构是标普全球(S&P Global)旗下部门之一。米歇尔说,煤炭将继续为现代社会提供动力,成为化肥用氨、关键矿物、可再生能源、电动汽车和高效制氢等产品的重要资源。
她表示,在欧洲很多地区,由于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,能源价格非常高昂。今年2月,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(IEEFA)发布报告指出,在经历了过度依赖单一来源而危及能源安全的危险之后,欧洲国家必须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。
在未来一百年或更长时间里,煤炭将继续为全球作出远超出其传统利用方式的贡献。米歇尔目前在英国居住。
最新留言